衡水市推出的“标准地+承诺制”2.0改革,为当地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,显著缩短了项目落地时间。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通过简化流程,全面提升了项目开工效率,助力实现“拿地即开工”的目标。这一改革不仅大大减轻了企业负担,还优化了营商环境。

近年来,衡水市不断推进“标准地+承诺制”2.0改革,让企业在拿地后能够立即开工建设,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成本。河北圣威达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双久就对此深有体会,他在衡水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顺利拿到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、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,立刻开展了新建项目的建设。
衡水市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副局长王长淼表示,传统的土地审批流程繁琐,影响了项目的开工速度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,市政务服务局与各部门密切合作,在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全程网办便利度的同时,明确开发区管委会作为“标准地+承诺制”的责任主体,提前开展土地征收和整理工作,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。按照新模式,政府提前进行环评、节能评估等工作,项目单位签订协议后即可申请“拿地即开工”,各相关部门全程“帮办代办”,确保项目审批顺利进行。
衡水市的“标准地+承诺制”2.0改革无疑是一个创新性的举措,它不仅简化了企业的投资建设流程,还提高了行政效率。通过这一改革,衡水市政府打破了传统的审批模式,实现了“拿地即开工”的目标。企业不再需要在多个窗口来回奔波,大大缩短了项目落地的时间。这不仅为企业节约了成本,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创造了一个便捷、高效的营商环境。
从企业的反馈来看,这一改革确实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。企业反映,拿地即开工的模式加快了项目的推进速度,减少了前期准备工作的时间和费用,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信心。对于地方政府而言,这一改革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,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。可以说,衡水市的这个改革举措在提供高效服务、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,值得其他地区借鉴。
总的来看,“标准地+承诺制”2.0改革不仅是一次制度创新,更是衡水市政府服务企业、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体现。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这样的政策落地实施,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。